食管反流疾病检查项目

关键词: #疾病
关键词: #疾病
食管反流疾病检查项目主要有胃镜检查、食管测压、24小时食管pH监测、钡餐造影、食管阻抗-pH监测等。食管反流疾病通常由胃酸反流、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烧心、反酸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反流疾病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程度。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插入食管,判断是否存在糜烂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等病变。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短暂恶心感。
食管测压用于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下括约肌压力。检查时将测压导管经鼻插入食管,记录吞咽时各段压力变化。该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食管动力异常或括约肌松弛,检查前需停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2-3天。
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定量分析胃酸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检查时将pH电极经鼻置入食管下端,连续记录24小时酸暴露情况。该检查对非糜烂性反流病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症状发作时间。
钡餐造影通过X线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过程。患者需吞服硫酸钡混悬液,在透视下观察食管形态和钡剂反流情况。该检查能发现食管裂孔疝等结构异常,但灵敏度低于胃镜检查,通常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食管阻抗-pH监测可区分酸性和非酸性反流。该技术联合pH电极与阻抗传感器,能检测液体、气体等不同性质的反流物。适用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1-2周。
确诊食管反流疾病后,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巧克力等易诱发反流的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若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复查胃镜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