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舒服会引起哪些症状

心脏不舒服可能引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症状。心脏不适通常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胸痛是心脏不适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能向左肩背部放射。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通常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心绞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麝香保心丸等药物。若胸痛持续不缓解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心悸指自觉心跳沉重、过快或不规则,常见于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患者可能伴有出汗、焦虑感,严重时可出现黑朦。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美西律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稳心颗粒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无法平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肺淤血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或室速可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可能突然晕厥。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主诉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下肢水肿等表现。除规范使用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外,需进行适度的有氧康复训练。
心脏不适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建议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呼吸困难需及时复诊。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