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炎跟腺样体肥大

小儿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是两种常见的儿童上呼吸道疾病,可能单独发生或同时存在。鼻炎主要指鼻腔黏膜的炎症,腺样体肥大则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两者均可导致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鼻炎多由病毒感染、过敏原刺激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等。腺样体肥大主要与反复呼吸道炎症刺激、过敏反应或遗传因素相关,长期慢性刺激会导致淋巴组织病理性增生。两者病因存在交叉,过敏体质儿童更易同时发病。
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痒,可能伴随眼结膜充血。腺样体肥大以持续性鼻塞、睡眠打鼾为主,严重时可出现腺样体面容、中耳炎或睡眠呼吸暂停。两者并存时症状叠加,夜间缺氧症状更为显著。
鼻炎诊断主要依据鼻内镜观察黏膜状态及过敏原检测。腺样体肥大需通过鼻咽侧位X线或电子鼻咽镜评估肥大程度,按阻塞程度分为Ⅰ-Ⅲ度。临床常用小儿OSA-18量表评估睡眠影响。
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腺样体肥大轻度者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中重度需考虑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保守治疗无效的Ⅲ度肥大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配合孟鲁司特钠颗粒预防复发。
保持居室湿度5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饮食避免冰冷刺激食物,增加维生素C摄入。睡眠时侧卧可缓解鼻塞,适当使用加湿器。每年流感季前接种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
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睡眠质量及生长发育曲线,出现持续口呼吸、注意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鼻腔冲洗建议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过敏季节前两周开始预防性用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