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非药物终止的方法

关键词: #药物
关键词: #药物
室上速非药物终止的方法主要有刺激迷走神经、改良瓦氏动作、潜水反射、颈动脉窦按摩、经食管心房调搏等。室上速通常由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引起,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等症状。
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延缓房室传导,可能终止室上速。常用方法包括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呼气、冷水浸面或吞咽冰水。操作时需保持坐位或卧位,避免摔倒。该方法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好,但可能伴随短暂头晕或恶心。若尝试2-3次无效需改用其他方法。
改良版瓦氏动作通过改变胸腔压力影响心脏电活动。患者取半卧位,用力吹10毫升注射器活塞维持40毫米汞柱压力15秒,较传统瓦氏动作更易操作。该方法终止成功率较高,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使用。操作后需监测心率变化,失败后可重复1次。
将面部浸入0-4℃冷水中可激发潜水反射,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减慢心率。需保持浸水30秒以上,同时屏住呼吸。该方法对青少年患者效果显著,但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操作前需确认无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禁忌证,失败后间隔5分钟可重复尝试。
医生单侧按压颈动脉窦5-10秒可能终止室上速。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禁止双侧同时按压。老年患者需先排除颈动脉斑块,按摩时可能出现一过性黑矇。该方法对颈动脉窦敏感者有效率较高,但存在脑缺血风险,非专业人员不宜自行操作。
通过食管电极发放超速抑制脉冲终止心动过速,需专业设备操作。适用于其他物理方法无效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成功率达90%以上。操作时可能产生明显灼烧感,术后需禁食2小时。该方法可明确诊断心动过速机制,但需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实施非药物终止方法前需确认血压稳定且无晕厥史,同时记录心电图明确诊断。所有操作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失败或复发时需及时就医。日常应避免浓茶、咖啡因摄入及情绪激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发作。建议学习正确识别室上速症状,掌握1-2种安全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但反复发作者仍需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