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膜炎是什么症状

小儿脑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小儿脑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惊厥、嗜睡、前囟膨隆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小儿脑膜炎早期常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且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与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寒战或四肢冰凉。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不当降温方式。
年长儿童可明确表述头部胀痛或炸裂样疼痛,婴幼儿则表现为持续哭闹、拍打头部。头痛多因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所致,在咳嗽或低头时加重。病毒性脑膜炎可能出现轻度头痛,细菌性感染则疼痛更为剧烈。家长发现异常哭闹应警惕神经系统症状。
患儿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且反复发作。这种呕吐由颅内压升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常伴随食欲减退。新生儿可表现为拒奶或喂养困难。家长需注意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检查时可发现患儿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有明显抵抗。这是脑膜刺激征的典型表现,细菌性脑膜炎更为显著。婴幼儿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姿势或拒绝抬头。家长切勿强行活动患儿颈部,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等意识改变,提示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累。部分患儿会出现惊厥发作或肢体瘫痪。化脓性脑膜炎可能迅速出现意识模糊。家长发现患儿反应迟钝或呼叫不醒时需立即送医。
小儿脑膜炎患儿应保持安静卧床,避免强光刺激。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恢复期可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促进功能康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遵医嘱复查脑电图或头颅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脑积水等后遗症。日常注意增强儿童免疫力,按时接种流脑、肺炎球菌等疫苗,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