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吃什么药

心内膜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心内膜炎通常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心脏杂音、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注射用青霉素钠适用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使用前需进行皮试,避免过敏反应。该药可能引起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对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心内膜炎有效,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静脉炎等。
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心内膜炎,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以防肾毒性。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引发红人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潮红、血压下降等。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常与青霉素联用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具有协同杀菌作用。该药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需定期检查听力和肾功能。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真菌性心内膜炎,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
心内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测量体温。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西蓝花等,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康复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前应咨询医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