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治疗方式及指征有哪些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开放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肾功能状况及患者症状决定。

1、药物排石

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输尿管结石。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及排石颗粒。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能缓解肾绞痛,排石颗粒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治疗期间需配合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若结石未排出或症状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结石,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该治疗可能导致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禁用于孕妇、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肥胖患者。术后需复查影像学确认结石排净情况,必要时需重复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

3、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者。采用硬性或软性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配合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设备粉碎结石。术中可能放置双J管预防输尿管狭窄,术后2-4周需拔除。该方式结石清除率高,但存在输尿管穿孔、感染等风险,术前需控制尿路感染。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复杂性结石。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肾镜直视下粉碎并取出结石。需全身麻醉,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可能发生出血、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对于孤立肾、马蹄肾等特殊解剖结构患者需谨慎评估。

5、开放手术

仅适用于合并解剖畸形、多次微创治疗失败或合并其他需开放手术的疾病。传统术式包括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盂切开取石术等。因创伤大、恢复慢,现已极少应用。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密切监测出血及感染征象。

输尿管结石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保持足够尿量。术后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无尿等紧急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长期预防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降低复发概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