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关节处有小疙瘩

手臂关节处的小疙瘩可能是由皮肤良性增生、过敏反应或局部炎症引起的。常见原因主要有毛囊角化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建议观察疙瘩的变化情况,若出现红肿、疼痛或持续增大应及时就医。
毛囊角化症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粗糙的小丘疹,多分布于手臂外侧或大腿前侧。这种病症与遗传因素相关,通常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可能影响美观。日常护理可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润肤霜帮助软化角质,避免过度抓挠刺激皮肤。若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可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或他扎罗汀凝胶进行局部治疗。
湿疹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常见于关节屈侧等皮肤皱褶处。发病可能与过敏体质、环境刺激或精神压力有关。患者应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保持皮肤湿润。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慢性湿疹可尝试吡美莫司乳膏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后出现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丘疹或水疱。常见诱因包括金属饰品、化妆品或植物接触。治疗需立即脱离致敏原,用清水冲洗患处。轻度症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者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脂肪瘤是皮下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触诊质地柔软可移动,生长缓慢。好发于四肢和躯干,通常无自觉症状。直径小于1厘米的脂肪瘤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瘤体增大压迫神经或影响活动功能,可考虑手术切除或脂肪抽吸术治疗。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导致皮脂淤积形成,表现为皮下圆形结节,中央可能有黑头。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未感染的小囊肿可观察处理,避免挤压以防感染。已感染的囊肿需就医进行引流清创,配合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反复发作的囊肿建议手术完整切除囊壁。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产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若疙瘩持续存在超过两周、快速增大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潜在疾病。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疙瘩,以防继发感染或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