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瓣膜病什么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心瓣膜病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下肢水肿、胸痛等。心瓣膜病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心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脏杂音、心律失常、乏力等症状。
心瓣膜病患者在爬楼梯或快步行走时可能出现心跳加速伴呼吸急促,与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有关。轻度患者可通过限制体力活动缓解,中重度需评估是否需行二尖瓣成形术或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可选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改善心功能。
患者平卧时因回心血量增加诱发肺淤血,常于睡眠中突发憋醒需端坐呼吸。这与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肺静脉高压相关,建议睡眠时垫高床头,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硝酸甘油片缓解,长期需考虑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配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托拉塞米片等药物控制。
长期肺淤血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表现为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血性痰,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晚期。需与肺部感染鉴别,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严重肺水肿时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同时需控制液体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毫升。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引发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从足踝向上蔓延,伴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变化,药物治疗包括氢氯噻嗪片、布美他尼片等利尿剂,顽固性水肿可能提示需进行三尖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因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所致。硝酸甘油喷雾剂可临时缓解症状,但需警惕低血压风险。重度狭窄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评估主动脉瓣置换术指征,药物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
心瓣膜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心率,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感冒和口腔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所有患者须遵医嘱复查心脏超声,出现新发水肿、呼吸困难加重或晕厥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剧烈碰撞防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