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小细胞癌是什么

外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于肺部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器官,具有侵袭性强、早期转移的特点。外小细胞癌可能与吸烟、基因突变、环境致癌物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外小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长期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职业接触石棉、砷等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部分患者存在RB1、TP53等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排列,胞质稀少,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多见。
该肿瘤生长迅速且早期即可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至肝、骨、脑等器官。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干咳、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局部表现,以及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因肿瘤分泌异位激素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肌无力、水肿或内分泌紊乱。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
治疗需采取综合策略,局限期患者可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广泛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是常用方案,拓扑替康胶囊可用于二线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可改善晚期患者预后。日常需严格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均衡饮食以维持免疫功能。定期复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