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 > 检验科

吸碘率检查怎么做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吸碘率检查怎么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吸碘率检查可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后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来评估甲状腺功能。该检查通常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等疾病。检查前需空腹,避免摄入含碘食物或药物,检查过程中需多次测量甲状腺摄碘率,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1、检查准备: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停用含碘药物如碘化钾至少一周。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近期是否进行过其他放射性检查或使用过碘造影剂,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物,便于颈部暴露。
2、检查过程:检查时需口服放射性碘,通常为碘-131或碘-123,剂量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情况而定。服药后2小时、6小时、24小时分别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通过γ相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仪记录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情况。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3、结果分析:正常甲状腺摄碘率在2小时为10%-25%,6小时为15%-30%,24小时为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摄碘率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摄碘率降低。甲状腺结节患者摄碘率可能表现为“热结节”或“冷结节”,分别提示结节功能活跃或功能低下。
4、注意事项: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碘的排泄,减少对身体的辐射影响。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与孕妇和儿童密切接触,以免放射性物质对其造成影响。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
5、饮食建议:检查后一周内避免摄入高碘食物,如海产品、碘盐等,以免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调节。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瘦肉等,促进身体修复。
吸碘率检查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维持甲状腺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肠镜有息肉怎么办

做肠镜发现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有关。 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治疗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常见术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这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药物治疗: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息肉或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情况,可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日一次、塞来昔布胶囊200mg/次,每日一次和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每日一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抑制息肉生长。 3、定期复查:肠息肉患者需定期进行肠镜复查,监测息肉复发情况。建议术后1年进行首次复查,若无异常可每3-5年复查一次。复查频率根据息肉类型、数量及患者个体情况调整。 4、改善饮食:高纤维饮食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5、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风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促进肠道健康。 肠息肉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息肉复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定期进行肠镜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复发的息肉,降低肠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