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腺肌瘤是什么病

腺肌症腺肌瘤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属于妇科常见良性疾病。腺肌症主要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和痛经,腺肌瘤则指局部病灶形成的结节状病变。该病可能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进行性加重的痛经,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不孕或压迫症状。
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向肌层浸润生长是核心病理过程。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刺激内膜组织异位增生,子宫肌层损伤后微环境改变可能促进内膜细胞植入。部分患者存在子宫收缩异常,导致经血逆流进入肌层。基因多态性如GSTM1缺失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子宫手术史造成的肌层缺损区域更易发生病灶沉积。
进行性痛经是典型症状,疼痛多从经前1周持续至经后数日,严重时需依赖止痛药物。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超过80毫升或经期超过7天,长期失血可导致贫血。妇科检查可触及质地坚硬的对称性增大子宫,腺肌瘤患者可能有局部突起。约三成患者合并不孕,与子宫容受性下降和宫腔微环境改变有关。
经阴道超声可见子宫肌层增厚伴蜂窝状改变,腺肌瘤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团块。磁共振成像能准确评估病灶范围,T2加权像显示结合带增宽超过12毫米具有诊断价值。血清CA125可能轻度升高但缺乏特异性。宫腔镜检查可排除内膜病变,病灶活检能明确病理诊断但临床应用较少。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局部释放孕激素抑制内膜增生,有效控制出血和疼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可短期诱导假绝经状态缩小病灶。地诺孕素片通过抑制排卵和内膜增殖缓解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适用于疼痛管理。氨甲环酸片能减少月经量但无法改善病灶。
子宫全切术是根治性方案,适用于无生育需求或症状严重的患者。腺肌瘤切除术可保留子宫但复发率较高,术中需注意保护子宫内膜完整性。子宫内膜消融术对浅表病灶有效。介入治疗如子宫动脉栓塞能缩小病灶但可能影响卵巢功能。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局限性病变患者。
腺肌症腺肌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腹部保暖并使用热敷缓解疼痛。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以免加重出血。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瑜伽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症状管理。建议每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经期发热或疼痛突然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