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肱骨下端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左侧肱骨下端骨折通常需要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主要处理方式有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训练等。肱骨下端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调整骨折端位置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固定期间避免患肢负重。康复初期可进行手指屈伸等远端关节活动,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
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严重移位或不稳定性骨折。手术采用肱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克氏针等器材进行固定,术后24小时内开始冰敷减轻肿胀。住院期间需监测伤口愈合情况,术后2周拆线。康复训练分三阶段进行,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中期加入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后期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动作。
康复训练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急性期过后可进行冷热交替敷缓解疼痛,疼痛减轻后开始钟摆运动预防关节僵硬。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促进骨痂形成、电刺激维持肌肉量。恢复期采用渐进抗阻训练增强肌力,配合水疗改善关节活动度。日常可尝试用健侧辅助患侧完成梳头、擦桌等动作。
肱骨下端骨折可能并发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后遗症。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位骨化或创伤性关节炎迹象。饮食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800-1000毫克,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避免侧卧压迫骨折部位。恢复期间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6个月内避免同侧上肢高强度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