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滥用抗生素、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通常由孕期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阴道菌群失衡、糖尿病控制不佳、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冲洗阴道。清洗后轻轻拍干,保持局部干燥。潮湿环境易促进白色念珠菌繁殖,导致瘙痒、豆腐渣样分泌物增多。若合并外阴红肿,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坐浴。
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化纤材质衣物。孕期分泌物增多时需及时更换卫生护垫,减少会阴部闷热潮湿。长期局部高温高湿环境会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增加真菌定植概率。
广谱抗生素可能抑制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导致霉菌过度增殖。孕期出现感冒等感染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既往有反复发作史者,使用抗生素时可配合阴道用乳杆菌制剂调节菌群。
孕期首选局部用药如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疗程通常7-14天。严重感染需在产科医生评估后使用口服氟康唑胶囊。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症状消失后仍需在孕中期、孕晚期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真菌转阴。反复发作超过4次/年者,可能需维持治疗3-6个月。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应严格控糖,血糖过高会持续加重阴道炎症状。
孕期需注意饮食调节,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使用护垫,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治疗期间选择淋浴而非盆浴,配偶内衣需分开烫洗。若出现外阴溃破、发热或宫缩等异常,应立即产科就诊。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复发,分娩前需确保阴道炎已治愈以降低新生儿鹅口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