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败血症的症状

急性败血症的症状主要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意识障碍、皮肤瘀斑等。急性败血症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生长繁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需立即就医。
寒战高热是急性败血症的典型症状,体温可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全身肌肉颤抖。病原体释放的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口干舌燥等表现,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和降热处理。
急性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的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因子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影响气体交换。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口唇发绀等症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并给予氧疗。
心率超过100次/分是急性败血症的常见表现,与炎症介质刺激心肌和血管扩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血压下降等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进展为感染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急性败血症可引起嗜睡、烦躁、谵妄等意识改变,严重者出现昏迷。毒素和炎症因子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这类患者需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警惕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
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提示凝血功能异常,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前兆表现。病原体毒素激活凝血系统,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这类患者需监测血小板和D-二聚体水平,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急性败血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通风。饮食需选择易消化、高蛋白流质食物,少量多餐补充营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出现病情恶化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治疗期间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或抗生素,所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