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骨髓瘤晚期症状主要有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和反复感染。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晚期患者病情较重,可能伴随多系统损害。
骨髓瘤晚期患者常出现严重骨痛,多位于腰背部或胸肋骨。肿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溶骨性破坏,X线检查可见虫蚀样骨质缺损。疼痛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可能伴随病理性骨折。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
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血红蛋白常低于80g/L。贫血程度与肿瘤负荷相关,严重时需输注红细胞悬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能帮助改善贫血症状。
约半数晚期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主要因轻链蛋白堵塞肾小管。表现为夜尿增多、水肿、血肌酐升高,严重者可进展为尿毒症。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血液透析可暂时替代肾功能,但根本治疗需控制原发病。
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入血,引发恶心呕吐、嗜睡、心律失常等症状。血钙超过3.5mmol/L属肿瘤急症,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利尿剂促进钙排泄。降钙素如鲑降钙素注射液能快速降低血钙水平,但需配合病因治疗。
正常免疫球蛋白分泌受抑制导致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易发生肺炎、尿路感染等,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发热是常见就诊原因,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暂时提高免疫力。
骨髓瘤晚期患者需保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日常注意预防跌倒骨折,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新发骨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疼痛管理可结合物理疗法和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