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反复发烧可能与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肿瘤筛查、激素替代、停药观察等方式干预。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可能伴随咳嗽胸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导致夜间盗汗。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持续感染未控制时需完善痰培养等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出现蝶形红斑伴低热,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晨僵症状。免疫球蛋白异常可能与反复发热相关。需检测抗核抗体谱,必要时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调节免疫。体温超过38.5℃时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高热伴体重下降,白血病可伴随牙龈出血。肿瘤热通常对抗生素无效。需进行骨髓穿刺或PET-CT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要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周需排查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低热伴心悸手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出现午后发热。需检测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甲亢患者可使用甲巯咪唑片,肾上腺功能不全需补充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体温波动多与基础疾病活动度相关。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片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伴有皮疹。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也易致发热。需详细记录用药史,停药后体温多可恢复正常。严重药物过敏需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过敏治疗。
反复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体温超过38℃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注意记录发热时间曲线。建议准备电子体温计定时监测,发热伴寒战时可加盖薄被但避免过度保暖。若72小时内体温反复超过39℃或伴随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排查脓毒血症等急症。恢复期应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暂缓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