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危害有哪些

人工流产可能引发感染、子宫损伤、内分泌紊乱、心理创伤及继发不孕等危害。人工流产主要通过手术或药物终止妊娠,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人工流产后可能因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卫生不良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感染。感染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及异常阴道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或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手术操作可能导致子宫穿孔、宫颈裂伤或宫腔粘连,表现为剧烈腹痛或月经量减少。严重时需通过宫腔镜分离粘连或修复损伤,术后可配合戊酸雌二醇片促进内膜修复。
妊娠终止后体内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引发月经失调、乳房胀痛或情绪波动。短期可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长期需通过饮食调理及规律作息恢复。
部分女性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与道德压力或生育观念冲突有关。建议通过心理咨询疏导,必要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反复流产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受精卵着床困难或输卵管阻塞。对于薄型子宫内膜者可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促进排卵,严重者需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增加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红枣、猪肝等含铁食物。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宫腔恢复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大出血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