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促卵泡成熟激素

促卵泡成熟激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糖蛋白激素,主要作用于卵巢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促卵泡成熟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控,与黄体生成素协同调节女性月经周期和生殖功能。
促卵泡成熟激素在女性体内主要刺激原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合成。在男性体内则作用于睾丸支持细胞,促进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生精上皮发育。这种激素的分泌呈现脉冲式特点,其水平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波动。
临床检测促卵泡成熟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女性基础值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男性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外源性促卵泡成熟激素制剂常用于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
促卵泡成熟激素异常与多种生殖内分泌疾病相关。高促卵泡成熟激素血症常见于特纳综合征、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低促卵泡成熟激素水平可能与下丘脑性闭经、垂体功能减退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促卵泡成熟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异常。
重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制剂如尿促性素、重组促卵泡激素广泛应用于不孕症治疗。在体外受精周期中,通过调整促卵泡成熟激素剂量可控制卵泡发育数量。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卵泡生长和雌激素水平,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
年龄增长会导致促卵泡成熟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反映卵巢功能衰退。吸烟、放射线暴露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速卵泡消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能干扰促卵泡成熟激素分泌节律。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影响多巴胺系统间接改变促卵泡成熟激素水平。
维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有助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稳定。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35岁以上可考虑基础性激素检测。存在月经紊乱或不孕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完善促卵泡成熟激素等相关检查。避免擅自使用激素类药物,所有生殖内分泌治疗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