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燕
林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偏低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垂体功能异常所致。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干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TSH水平偏低时,通常意味着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垂体减少TSH的分泌。这种情况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Graves病、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炎等。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导致其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炎也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进而抑制TSH的分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放射性碘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手术则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来达到治疗效果。饮食上,患者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的关键。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偏低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重要信号,需通过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等综合治疗,结合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有效控制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

尿酸性肾病可通过血尿酸水平、尿常规检查、肾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及肾活检等方式诊断。该病通常由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排泄障碍、慢性肾脏病、遗传因素及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尿酸性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360μmol/L提示高尿酸血症,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治疗上需通过饮食控制、药物降尿酸等方式干预。 2、尿常规检查:尿液中尿酸结晶、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表现可提示尿酸性肾病。尿蛋白定量>150m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200mg/g需引起重视。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控制,并保护肾功能。 3、肾功能评估: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