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95高压150严重需不需要吃药

低压95毫米汞柱高压150毫米汞柱属于2级高血压,通常需要药物干预。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慢性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心血管风险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血压长期处于150/95毫米汞柱时,心脏和血管承受持续高压易导致靶器官损害。动脉内皮功能受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肾脏小球内高压可能引发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眼底动脉硬化可导致视力下降。未经控制的高血压还可能诱发左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这种血压水平会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概率。
部分初次发现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血压控制。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调节钠钾平衡。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血管弹性。超重者减轻体重5-10公斤可使血压下降5-20毫米汞柱。但若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仍未达标,或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则需启动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记录波动规律供医生参考。避免擅自停用或更换降压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需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限制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戒烟可显著降低血管痉挛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突发胸痛或视物模糊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