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梗塞

老人脑梗塞能治好吗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人脑梗塞能治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老人脑梗塞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症状。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溶栓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可通过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溶栓治疗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以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
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mg、氯吡格雷片每日75mg、替格瑞洛片每日90mg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复发风险。长期服用需监测出血风险。
3、康复训练: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
4、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每日5mg、缬沙坦胶囊每日80mg。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使用二甲双胍片每日500mg、胰岛素注射液每日10单位。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可降低复发风险。
5、营养支持:脑梗塞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梗塞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如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脑梗塞后遗症可能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吞咽困难、情绪障碍等。 1、肢体功能障碍:脑梗塞可能导致肢体无力或瘫痪,常见于单侧肢体。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手部精细动作受限等问题。康复训练是改善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 2、语言障碍:脑梗塞可能影响语言中枢,导致失语或言语不清。患者可能出现表达困难、理解障碍或发音不准。语言康复训练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发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和表达训练,必要时可配合言语治疗师的指导。 3、认知障碍:脑梗塞可能损害大脑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康复训练是改善认知功能的关键,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 4、吞咽困难:脑梗塞可能影响吞咽中枢,导致吞咽困难或误吸。患者可能出现进食困难、咳嗽或呛咳。吞咽功能训练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吞咽动作练习、饮食调整和姿势训练,必要时可进行吞咽造影检查。 5、情绪障碍:脑梗塞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或抑郁,常见于恢复期患者。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或易怒。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是改善情绪障碍的重要手段,包括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和社交活动参与。 脑梗塞后遗症的综合管理需要结合饮食、运动和日常护理。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抗氧化物质。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结合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日常护理中,注意预防跌倒,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