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泌尿外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尿路结石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腹腔镜取石术和开放手术。尿路结石的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该技术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裂后随尿液排出。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碎石成功率与结石成分、硬度密切相关,胱氨酸结石及一水草酸钙结石可能需重复进行。

2、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直径超过20毫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手术需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通过肾镜直视下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状态,术中可能发生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住院观察3-5天。该方法结石清除率较高,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严格。

3、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主要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适用于体外碎石失败或妊娠期患者。采用硬质或软质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进入,配合钬激光粉碎结石。术前需排除尿路感染,术中可能发生输尿管穿孔或黏膜损伤。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2-4周,可有效预防输尿管狭窄。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4、腹腔镜取石术

腹腔镜取石术适用于特殊位置的输尿管结石或合并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通过腹部3-4个小切口建立操作通道,在腹腔镜下直接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前需肠道准备,术中可能需同期处理输尿管狭窄病变。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恢复时间较传统开放手术缩短。该方法兼具微创与直视操作的优势。

5、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目前仅用于合并严重解剖畸形、多次微创手术失败或结石体积巨大的病例。常见术式包括肾盂切开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长,可能发生尿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开放手术应用已显著减少,但仍作为复杂病例的最终解决方案。

尿路结石术后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3000毫升,保持尿液清亮。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控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或血尿时应及时就医。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可针对性使用枸橼酸钾颗粒、别嘌醇片等药物预防复发。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双J管移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