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重下降正常吗

新生儿体重下降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出生后2-4天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主要与胎便排出、水分蒸发、喂养量不足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胎便,胎便中含有大量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后会导致体重减轻。同时新生儿皮肤薄嫩,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加上早期母乳分泌不足或喂养技巧不成熟,摄入量可能暂时不能满足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新生儿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下降幅度通常在出生体重的5-8%之间,多数在7-10天内恢复至出生体重。
少数情况下新生儿体重下降超过10%或持续2周未恢复,可能与母乳不足、喂养困难、感染或代谢性疾病有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储备不足,体重下降风险更高。病理性体重下降往往伴有喂养困难、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反应低下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家长应掌握正确喂养方法,按需哺乳并观察排尿排便情况。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重并记录变化曲线,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保持适宜室温减少水分丢失,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增多。多数新生儿通过调整喂养即可恢复体重增长,若怀疑病理性因素需完善血糖、电解质、感染指标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