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怎么算大量出血

口腔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拔牙 #出血

拔牙后大量出血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渗血或口腔内形成明显血凝块,30分钟内无法通过咬棉球压迫止血。若血液浸透多块纱布或每小时出血量超过50毫升,需警惕异常出血。

拔牙后创面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表现为唾液带有淡红色血丝,通常1-2小时逐渐停止。此时可轻咬无菌棉球4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避免反复吐唾沫刺激创面。术后24小时内冰敷患侧面部有助于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但若出现鲜红色血液不断从牙槽窝涌出,或血凝块频繁脱落导致重复出血,可能提示小动脉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常见于复杂阻生齿拔除、高血压患者未控制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特殊状况。血液持续滴落形成线状血流,甚至伴有头晕乏力等失血症状时,应立即用消毒纱布叠成小方块精准压迫出血点,同时头部保持直立位避免血液倒流呛咳。

术后48小时以上仍存在活动性出血需考虑继发出血可能,多因血凝块提前溶解或创口感染导致。此时出血量虽不如急性期明显,但可见暗红色血液混合脓性分泌物,牙槽窝内残留腐败血凝块伴有异味。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更易发生此类情况,需专业清创处理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夜间卧位时出血量突然增加可能与血压波动相关,建议使用高枕头保持半卧位休息。测量出血量可通过计算浸透纱布数量初步判断,标准10×10厘米纱布完全浸透约吸收10毫升血液。

拔牙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热水浴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行为,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对创面的物理刺激。术后3天仍存在明显出血或出现心跳加速、皮肤湿冷等休克前兆表现时,须立即返回医院进行缝合止血或电凝止血处理。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必要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