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怎么治疗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

急性胆囊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解痉镇痛药物、胆囊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血管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需禁食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胃肠减压可缓解胆囊压力,减轻腹痛腹胀症状。治疗期间需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代谢需求。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2、抗生素治疗

急性胆囊炎多合并细菌感染,需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需覆盖肠道杆菌和厌氧菌,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

3、解痉镇痛药物

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可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间苯三酚注射液等解痉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剧烈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使用镇痛药物需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避免掩盖病情变化。

4、胆囊引流术

对于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缓解胆囊压力。该微创手术通过超声引导下置入引流管,排出感染性胆汁。引流期间需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记录引流量和性状,配合抗生素冲洗治疗。

5、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引起的反复发作性急性胆囊炎,或出现胆囊化脓、坏疽、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切除病变胆囊可彻底解决结石和感染问题。术后早期需限制脂肪摄入,逐步适应胆汁直接排入肠道的消化模式。

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日常可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帮助胆固醇代谢。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胆汁排泄,建议选择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总管有无结石形成。出现右上腹隐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