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化疗副作用有哪些

结肠癌化疗常见副作用主要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皮肤黏膜损伤、肝肾功能异常等。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建议患者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反应并配合医生做好监测与处理。
恶心呕吐是化疗后最常见的副作用,可能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或激活呕吐中枢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奥沙利铂等药物还可能引发口腔黏膜炎。临床常用止吐药物包括格拉司琼注射液、阿瑞匹坦胶囊等,腹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化疗后7-14天可能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与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风险,血小板降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医生会根据血常规结果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或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磕碰外伤。
奥沙利铂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症状。长春碱类药物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调整化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肢体保暖,避免接触冷水或金属物品。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指甲改变,5-氟尿嘧啶可能引起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掌跖部位红肿脱皮。卡培他滨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可外用尿素软膏缓解皮肤症状,溃疡处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注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
化疗药物代谢可能增加肝肾负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蛋白尿等。伊立替康等药物可能引发胆碱能综合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至关重要,异常时需使用护肝药物如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每日保持充足饮水,但需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
化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鱼肉、鸡蛋、西蓝花等食物。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能,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感染。所有症状处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发热、严重腹泻或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就医。不同化疗方案副作用存在差异,主治医师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