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后不吃东西怎么办

宝宝发烧后不吃东西可通过少量多餐、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食物、调整进食环境、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发烧后食欲下降可能与咽喉肿痛、消化功能减弱、口腔溃疡、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将每日进食量分为6-8次,每次给予少量食物。优先选择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强迫进食。家长需观察宝宝对食物的接受程度,若出现呕吐需暂停喂食。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家长需每2小时喂一次温水或口服补液盐III。可尝试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水,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若出现嘴唇干裂、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合并腹泻时可配合使用蒙脱石散。
选择蒸蛋羹、烂面条、苹果泥等低纤维食物,避免油腻或高糖食品。食物温度保持温热,过热可能刺激口腔黏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暂时改用冷流食,如冷藏后的酸奶。伴随腹胀时可短期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避免穿盖过多影响散热。进食时减少环境噪音和强光刺激,采用怀抱姿势喂食增加安全感。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强行喂食。持续拒食超过12小时需考虑静脉补液治疗。
若伴随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皮疹,需排查EB病毒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咽拭子能检测链球菌性咽炎。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治疗。反复发烧超过3天应完善尿常规排除泌尿系感染。
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记录进食量和大小便情况。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鸡肉泥、南瓜糊等。保持口腔清洁,哺乳期婴儿喂奶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注意观察有无新发症状如耳朵抓挠、咳嗽加重等,体温正常24小时后食欲未恢复需复诊评估。恢复饮食初期避免突然增加食物种类或量,建议从原有食量的50%开始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