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呼吸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流行性感冒

预防流行性感冒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合理使用药物等方式实现。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或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建议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在流感季前完成接种。疫苗需每年更新,因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2、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侵入机会。定期对手机、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消毒。

3、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9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优质蛋白的鱼类禽肉及全谷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长期压力过大会抑制免疫功能,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

4、避免接触传染源

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前往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学校、办公室等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应及时隔离。

5、合理使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高危人群接触流感患者后可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可能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切忌自行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且可能导致耐药性。

除上述措施外,流感流行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荤素搭配,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后居家隔离至体温正常24小时。家庭成员间不共用毛巾餐具,患者衣物需单独清洗消毒。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可显著降低流感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