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的病因是什么

儿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哺乳器具污染、母亲阴道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可能伴随喂养困难或烦躁不安。

1、免疫力低下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侵袭。家长需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者,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若出现口腔白膜,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

2、口腔黏膜损伤

喂养时奶嘴过硬或擦拭口腔用力过度可能导致黏膜破损,为真菌感染创造条件。建议家长选用硅胶软质奶嘴,清洁口腔时使用婴儿专用纱布巾。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可减少奶渍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3、哺乳器具污染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可能滋生白色念珠菌。家长需每日煮沸消毒喂养器具10分钟以上,或使用蒸汽消毒柜。存放时保持干燥环境,避免潮湿滋生霉菌。哺乳前母亲应清洁双手及乳头。

4、母亲阴道感染

分娩时若母亲存在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孕期出现白带异常应及时治疗,分娩前可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确诊感染的产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霉唑阴道片等药物治疗。

5、长期使用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新生儿口腔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繁殖。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等益生菌制剂。避免自行给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鹅口疮需注重日常护理,哺乳前后清洁母亲乳头及婴儿口腔,定期消毒喂养用具。发现口腔白膜时避免强行刮除,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减少高糖饮食,保持内衣透气干燥。若白膜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深部真菌感染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