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盆腔炎痛怎么办

妊娠盆腔炎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热敷缓解、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妊娠盆腔炎痛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激素变化、既往盆腔炎病史、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盆腔炎疼痛发作时应减少活动量,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盆腔血管的压迫。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每日保证8-10小时睡眠,急性疼痛期需严格卧床2-3天。使用孕妇枕支撑腰腹部能缓解肌肉紧张,但禁止自行按摩或按压疼痛部位。
将40℃左右的热水袋包裹毛巾后敷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及附件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合并发热或阴道出血时应停止热敷。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增加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及高糖饮食。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但需避免生冷食物诱发肠痉挛加重盆腔坠胀感。
细菌性盆腔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孕期相对安全的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或阴道栓剂,用药期间需监测胎心及肝肾功能,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
每周进行产科检查及血常规复查,观察体温、白带性状及腹痛变化。出现持续高热、阴道流脓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住院治疗,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输注抗生素,极少数情况需考虑终止妊娠。
妊娠期盆腔炎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排便后从前向后清洁会阴。保持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游泳或盆浴。记录每日腹痛次数及持续时间,与医生充分沟通治疗方案,任何治疗调整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早产征兆如规律宫缩或破水,合并糖尿病或贫血者需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