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电解质紊乱什么原因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电解质紊乱

人体电解质紊乱可能由水分摄入异常、药物影响、内分泌疾病、肾功能障碍、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电解质紊乱通常表现为口渴、乏力、心悸、肌肉痉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并及时干预。

一、水分摄入异常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严重脱水均可导致电解质失衡。过量饮水稀释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引发低钠血症,表现为头痛、恶心。而高温作业、腹泻等引起的脱水会导致钠钾流失,出现肌肉抽搐。建议根据活动强度和环境调整饮水量,运动后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

二、药物影响

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促使钾钠排泄引发低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能导致低镁血症,伴随震颤症状。化疗药物顺铂注射液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使用这类药物时需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

三、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因醛固酮过量分泌导致顽固性低血钾,常伴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皮质醇不足会引起钠钾代谢紊乱,需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缺乏会引发高钾血症,需紧急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纠正。

四、肾功能障碍

慢性肾病晚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需用碳酸钙片控制血磷。急性肾小管坏死时钾排泄受阻可致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表现为心率失常,需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紧急降钾。肾小管酸中毒患者会出现持续性低钾代谢性酸中毒。

五、消化系统疾病

严重呕吐或腹泻时胃液肠液大量丢失可引起低氯低钾性碱中毒,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慢性肠炎患者因吸收障碍易出现镁缺乏,伴随肌肉震颤。胰腺炎引发的脂肪泻会导致钙镁结合排出,需同时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和门冬氨酸钾镁片。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及乳制品等钙源。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量大时,可饮用含钠钾的电解质饮料。服用利尿剂或胃肠疾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电解质,出现明显乏力、心律不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更需注意预防脱水或电解质异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