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吗

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频繁或严重的呕吐容易引起体内电解质失衡。
呕吐时胃内容物大量丢失,尤其是胃酸中的氢离子、氯离子以及钾离子会随呕吐物排出体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频繁呕吐会导致体内氯离子和氢离子大量流失,可能引发低氯性碱中毒。同时胃液中的钾离子也会丢失,加上呕吐后进食减少,钾摄入不足,容易出现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可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呕吐还可能伴随体液丢失,导致血容量不足,进一步加重电解质紊乱。
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呕吐时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这类人群调节能力较差,呕吐后容易出现脱水、低钠血症等问题。长期呕吐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重。某些疾病如肠梗阻、脑膜炎引起的呕吐,电解质紊乱更为复杂,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电解质异常。
出现呕吐症状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明显乏力、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检查电解质水平。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静脉补液、电解质补充等针对性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可减少呕吐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