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芋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麻芋子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状。

1、燥湿化痰

麻芋子辛温而燥,能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壅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等症状。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使用,如二陈汤。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可抑制呼吸道黏液分泌。

2、降逆止呕

麻芋子能降胃气而止呕,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呕吐、反胃有效。临床常与生姜配伍增强止呕效果,如小半夏汤。其止呕机制与调节胃肠平滑肌收缩及抑制呕吐中枢有关。

3、消痞散结

麻芋子能辛散消痞,可用于痰气互结导致的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症状。常与厚朴、紫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其所含的琥珀酸等成分具有抗炎和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4、外用消肿

生麻芋子外用可消肿止痛,传统用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需注意生品有强烈刺激性,多捣敷或醋磨外用,不可内服。现代药理证实其局部应用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5、镇静安神

麻芋子炮制品(如法半夏)具有一定镇静作用,可用于痰热内扰所致的心悸失眠。常与黄连、竹茹配伍,如黄连温胆汤。其镇静成分可能与γ-氨基丁酸受体调节有关。

使用麻芋子需严格遵循医嘱,生品有毒须炮制后内服,孕妇、阴虚燥咳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口舌麻木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不可自行配伍或超量服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