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疼痛怎么办
产后护理编辑
健康领路人
产后护理编辑
健康领路人
哺乳期乳头疼痛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保持乳头清洁干燥、使用乳头保护霜、冷敷缓解疼痛、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哺乳期乳头疼痛通常由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乳腺导管堵塞、乳头真菌感染、乳头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哺乳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含乳头,避免过度牵拉。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哺乳姿势,减少对乳头的摩擦。哺乳后轻轻按压婴儿下颌使其自然松开乳头,不要强行拉出。哺乳时间控制在单侧15-20分钟,两侧交替进行。
每次哺乳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自然晾干或使用纯棉毛巾轻拍吸水,不要用力擦拭。哺乳间隔期可让乳头暴露在空气中,穿着透气的纯棉哺乳内衣。乳汁具有抑菌作用,哺乳后可将少量乳汁涂抹在乳头上自然风干。
可选择含羊毛脂或维生素E的乳头霜,哺乳前无须擦拭。薄层涂抹于疼痛或皲裂处,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严重皲裂时可使用医用级水凝胶护垫,促进伤口愈合。

哺乳后立即用冷藏后的湿毛巾冷敷5-10分钟,减轻肿胀和灼热感。也可使用专用冷敷垫,温度保持在4-8℃为宜。冷敷后需擦干水分,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疼痛剧烈时可间隔2-3小时重复冷敷,但每次不超过15分钟。
真菌感染需使用克霉唑乳膏或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炎症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血管痉挛引起疼痛可短期使用硝苯地平片改善循环。所有药物使用前需排空患侧乳汁,用药后间隔2小时再哺乳。

哺乳期需穿着无钢圈支撑力好的哺乳内衣,避免压迫乳房。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保持乳汁通畅。发现乳头出现白斑、脓液或持续出血时及时就医。哺乳前后可做轻柔乳房按摩,从乳房基部向乳头方向推抚,帮助乳汁排出。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情绪加重疼痛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