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川崎病可怕吗

关键词: #宝宝
关键词: #宝宝
宝宝得了川崎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多数情况下经过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川崎病在急性期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等症状,及时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多数患儿在发病后1-2周内症状逐渐缓解,冠状动脉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会明显降低。规范治疗后,患儿体温通常在2-3天内开始下降,其他症状也会随之改善。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饮食情况,按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检查。
少数未及时治疗的患儿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等并发症,这种情况需要长期随访和抗凝治疗。极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但通过早期干预完全可以避免。川崎病复发概率较低,多数患儿康复后不会遗留后遗症,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无异。
患儿恢复期应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血管情况。家长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保证充足休息,维持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反复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复查。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绝大多数川崎病患儿都能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