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有什么症状?

玻璃体出血的症状主要包括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玻璃体出血可能由视网膜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原因引起。
玻璃体出血早期患者常自觉眼前有黑色或红色絮状、点状、线状阴影飘动,尤其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这种症状与出血量少、红细胞分散在玻璃体凝胶中有关。若出血量增加,黑影可能扩大成片状遮挡视野。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晃动,防止出血加重,并及时就医排查视网膜裂孔或血管异常。
随着出血量增多,玻璃体透明度降低可导致视力模糊或骤降,严重者仅存光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表现为渐进性视力减退,而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导致突发视力丧失。此时需通过眼底检查、B超等明确出血范围,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
部分患者会感觉视野周边出现短暂闪电样光点,尤其在眼球转动时明显。这种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或视网膜裂孔形成。闪光感伴随新发黑影需高度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应尽快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采用激光封闭裂孔。
大量出血可形成固定性视野暗区,如上方出血可能导致下方视野遮挡。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象限性视野缺失。视野检查有助于定位出血部位,对于反复出血或合并视网膜缺血者,需考虑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或全视网膜光凝。
原有飞蚊症患者若突然出现黑影数量增多、密度增高,可能提示玻璃体出血。老年患者需鉴别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的良性飞蚊与病理性出血。通过眼科超声检查可判断出血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瘤,避免漏诊脉络膜黑色素瘤等严重疾病。
玻璃体出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弯腰提重物等可能增加眼压的行为,防止出血加重。建议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刺激,保持头部抬高体位促进血液下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微血管健康。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痛或头痛需立即急诊处理,排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定期随访眼底检查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