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肾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病

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等。小儿肾病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症状。

1、感染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可能加重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导致水肿加重或复发。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监测体温。感染发生后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2、血栓形成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肝脏代偿性合成凝血因子增加有关。血栓可发生在深静脉、肾静脉等部位,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或血尿。预防措施包括适当活动、补充足够水分。一旦怀疑血栓形成,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抗凝治疗。

3、急性肾损伤

严重肾病综合征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加重、血肌酐升高等。可能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间质水肿等因素有关。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医生可能使用呋塞米注射液等利尿剂。

4、电解质紊乱

长期使用利尿剂或激素治疗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电解质,饮食中适当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严重电解质紊乱需住院治疗,医生可能使用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纠正。

5、蛋白质营养不良

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萎缩等营养不良表现。治疗需在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基础上,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但过量蛋白质摄入可能加重肾小球高滤过,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饮食应低盐、适量优质蛋白,避免高脂饮食。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发热、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