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慢性盆腔炎的后果

女性患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盆腔粘连、反复感染等后果。慢性盆腔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可能损伤输卵管黏膜,导致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输卵管功能障碍会影响精卵结合及受精卵运输,增加不孕概率。患者可能伴随下腹隐痛、月经异常等症状,需通过输卵管造影等检查评估生育能力。
炎症长期刺激盆腔神经及组织,可能形成持续数月以上的盆腔疼痛。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在劳累、性生活或月经期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肛门坠胀感,需通过热敷、理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输卵管因炎症出现狭窄或纤毛功能受损时,受精卵可能无法正常进入宫腔,着床于输卵管等异常部位。异位妊娠破裂可能导致腹腔大出血,表现为剧烈腹痛和休克,需紧急手术治疗。
炎症渗出物机化可导致子宫、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时形成冰冻骨盆。粘连可能引起脏器位置改变、肠梗阻等问题,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必要时需行粘连松解术。
慢性炎症使局部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反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球菌、衣原体等,可能引发尿道炎、阴道炎等合并症。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片等。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会阴清洁,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下腹部疼痛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建议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白带常规,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