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有哪些区别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动 #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区别在于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危险程度及治疗策略。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心电图表现为宽QRS波;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心电图表现为窄QRS波。前者危险性更高,可能诱发室颤,需紧急处理;后者相对稳定,但长期可能影响心功能。

1、起源部位

室性心动过速的异常电信号起源于心室肌细胞,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房性心动过速的异常电信号则起源于心房内异位起搏点或折返环,多见于心脏瓣膜病、慢性肺病或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两者起源解剖位置不同是核心差异。

2、心电图特征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宽度超过120毫秒,形态宽大畸形,常伴有房室分离现象。房性心动过速的QRS波通常窄于120毫秒,P波形态异常且与QRS波呈1:1传导,心率规则在150-250次/分。心电图是临床鉴别的主要依据。

3、血流动力学

室性心动过速因心室充盈不足易导致血压骤降,出现晕厥、休克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立即电复律。房性心动过速多数能维持基本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持续发作可能引起心悸、乏力,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加重。

4、病因差异

室性心动过速多与冠心病、心肌病、离子通道病等心室病变相关,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也可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常见诱因包括心房扩大、慢性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部分患者与饮酒、咖啡因摄入过量有关。

5、治疗原则

室性心动过速急性期需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或利多卡因注射液,必要时同步直流电复律,长期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房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片或普罗帕酮片控制心率,射频消融术对局灶性房速效果显著,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预防复发。

建议存在心悸、胸闷症状者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酒精及浓茶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若突发意识丧失或持续胸痛,须立即呼叫急救医疗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