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

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通常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主要检查方式有口腔内视诊、触诊、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活检等。建议出现口腔颌面部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口腔内视诊和触诊是初步筛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口腔黏膜颜色、形态变化,检查有无溃疡、肿块、白斑等异常表现。触诊可以判断肿物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影像学检查中X线检查适用于评估颌骨病变,能够显示骨质破坏和钙化情况。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骨质破坏的显示尤为敏感。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准确判断肿瘤范围及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适用于浅表肿物的初步评估。活检是确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金标准,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性质。细针穿刺活检适用于可触及的肿物,切开活检适用于深部肿物。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在手术过程中快速获得病理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分类和预后判断。PET-CT检查可用于评估全身转移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减少槟榔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发现口腔黏膜异常变化如长期不愈的溃疡、白色或红色斑块、不明原因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有家族肿瘤史或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口腔癌筛查。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情况,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检查后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