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一样吗

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不一样,两者在病理特征、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而非萎缩性胃炎仅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而无腺体萎缩。主要区别包括病因、胃黏膜损伤程度、癌变风险等。
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自身免疫因素或长期胆汁反流导致,胃黏膜腺体逐渐萎缩甚至肠上皮化生,可能伴随胃酸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这类患者胃癌发生概率显著升高,需定期胃镜监测。非萎缩性胃炎多由短期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引发,胃黏膜以充血水肿为主,腺体结构完整,症状以上腹隐痛、反酸多见,癌变风险较低。
两种胃炎在内镜下表现不同。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苍白、血管透见、黏膜变薄等特征,病理活检可确认腺体萎缩程度。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多为黏膜充血糜烂,活检显示炎症细胞浸润但无腺体破坏。治疗方面,萎缩性胃炎需根除幽门螺杆菌并长期随访,非萎缩性胃炎以对症治疗和消除诱因为主。
日常护理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定期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缓解后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萎缩性胃炎,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