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炎 #肠炎

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等,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结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缺血、放射性损伤等因素引起。

1、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感染性结肠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侵袭肠黏膜有关,常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炎症。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常带有黏液或血液。免疫性结肠炎可能与自身抗体攻击肠上皮细胞有关,可伴随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3、黏液脓血便

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可能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黏膜糜烂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配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促进黏膜修复。

4、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可引起排便不尽感,即使排便后仍觉肛门坠胀。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老年人,与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有关,需改善循环并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5、发热

中低度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结肠炎或重度活动期病变,体温多在38℃左右。放射性结肠炎患者需暂停放疗,补充谷氨酰胺颗粒修复肠屏障,严重肠狭窄者可能需行肠段切除术。

结肠炎患者日常应选择低渣、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蒸蛋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需立即就医。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