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胃肠感冒怎么办

孩子胃肠感冒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休息、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胃肠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受凉、免疫力低下、交叉感染等原因引起。
孩子胃肠感冒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若呕吐严重,可短暂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
孩子呕吐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家长需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观察孩子尿量,若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深黄,提示可能存在脱水,需加强补液。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胃肠感冒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长需监测孩子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让孩子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
若孩子出现发热,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吸收引起不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要过度包裹孩子。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家长需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调节肠道菌群,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所有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孩子胃肠感冒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孩子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症状缓解后仍要注意饮食调理,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增强孩子免疫力,减少胃肠感冒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