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关节炎的症状及治疗

脚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脚关节炎通常由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脚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度隐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多与关节软骨磨损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则常伴随晨僵现象。急性痛风发作时会出现突发性剧烈疼痛。疼痛管理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关节肿胀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红和温度升高。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对称性关节肿胀,痛风性关节炎常见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肿胀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滑膜增生情况。急性期可进行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关节僵硬表现为活动不灵活,特别是晨起或久坐后明显,通常持续30分钟以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时间较长,骨关节炎则相对较短。僵硬可能与滑膜炎症、关节液成分改变有关。适度关节活动有助于改善僵硬症状,可进行脚趾屈伸、踝关节绕环等低强度运动。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或经皮神经电刺激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随着病情发展,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严重时可能出现关节畸形。骨关节炎可能导致骨赘形成限制活动,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能引起关节半脱位。活动受限会影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力训练,使用矫形鞋垫可改善步态。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或关节置换术。
部分患者会感到关节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听到捻发音,这通常提示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患者此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与关节面不平整有关。减少负重活动可缓解症状,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可改善润滑,但需要专业医生操作。
脚关节炎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软底有缓冲的鞋子,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进行水中运动如游泳可改善关节功能而不增加负荷。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变形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