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管结石怎么治

胆囊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胆囊管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道感染、胆道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药物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溶石药物,可帮助溶解胆固醇类结石。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中成药有助于缓解胆道炎症和促进胆汁排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进行,并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结石变化。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适用于胆总管下端结石,通过十二指肠镜取出结石。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通过穿刺建立通道后取出结石。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风险。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管结石的标准术式,可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适用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中需放置T管引流。复杂病例可能需行胆肠吻合术重建胆汁引流通道。术后需注意引流管护理和预防感染。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单发、直径较小的胆固醇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碎片可自行排出。该方法无需住院,但可能存在结石残留、胆绞痛等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溶石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中药如金钱草、茵陈、栀子等具有利胆排石作用。针灸治疗可选用胆俞、阳陵泉等穴位缓解胆绞痛。治疗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诱发胆绞痛发作。
胆囊管结石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变化。出现发热、黄疸、持续性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作息,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