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怎么治疗

流行性感冒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流行性感冒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需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发热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
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常用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高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咳嗽明显者可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鼻塞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冲洗鼻腔。
中医将流感分为风寒型、风热型等证型。风寒型可用荆防败毒颗粒,风热型可用连花清瘟胶囊。中药汤剂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流感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康复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