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气管狭窄是怎么回事

呼吸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气管

先天性气管狭窄可能由气管软骨发育异常、气管膜性组织增生、血管环压迫、遗传因素或宫内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重建手术、药物治疗、呼吸支持及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

1、气管软骨发育异常

胚胎期气管软骨环发育不全或畸形会导致气管结构薄弱塌陷。患儿可能出现吸气性喉鸣、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确诊需通过支气管镜或CT三维重建,轻度病例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水肿,中重度需行气管成形术。

2、气管膜性组织增生

气管后壁膜部异常增厚会占据管腔空间。典型表现为出生后持续性喘鸣,易合并肺部感染。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后壁向腔内突出,治疗可选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必要时需行气管内镜下激光切除术。

3、血管环压迫

主动脉弓或肺动脉发育异常形成血管环包绕气管。常见双主动脉弓畸形压迫表现为喂养困难、反复肺炎,心脏超声可确诊。轻度压迫可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严重者需血管环切断手术解除压迫。

4、遗传因素

部分病例与FOXF1基因突变相关,可能合并食管闭锁等畸形。表现为出生后即刻出现呼吸窘迫,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此类患儿需早期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维持肺泡扩张,并需多学科联合治疗。

5、宫内感染

孕早期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干扰气管发育。患儿常伴有生长迟缓、听力障碍等全身表现,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体。治疗需联合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抗病毒,并长期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

先天性气管狭窄患儿应保持半卧位喂养避免呛咳,居住环境需维持50%-60%湿度。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肌训练如吹气球练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训练强度。所有治疗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