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钾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钾可能由钾摄入不足、钾排出过多、钾分布异常、遗传因素、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钾剂、停用相关药物等方式治疗。
长期偏食或节食可能导致钾摄入不足。部分胃肠疾病患者因吸收障碍也会出现钾缺乏。这类情况可通过增加香蕉、菠菜、紫菜等高钾食物摄入改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补钾药物。
频繁呕吐腹泻会使钾随消化液大量流失。利尿剂使用不当或肾上腺肿瘤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时,尿液排钾量会显著增加。伴随多尿、乏力症状时,需治疗原发病并监测血钾,可选用门冬氨酸钾镁片配合病因治疗。
碱中毒或胰岛素使用过量时,细胞外钾会向细胞内转移。周期性麻痹发作期间会出现血钾暂时性降低。这种情况需要纠正酸碱平衡,周期性麻痹患者可备有醋酸钾溶液应急使用。
家族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肾小管酸中毒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影响钾代谢。这类患者需要长期随访,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后制定个性化补钾方案。
长期服用利尿剂、泻药或某些抗生素可能干扰钾代谢。糖皮质激素过量使用也会促进钾排泄。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聚苯乙烯磺酸钠散等保钾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适量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度节食或滥用利尿剂等药物。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电解质。严重低血钾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钾,不可自行服用补钾药物以免发生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