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钙怎么治疗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缺钙

新生儿缺钙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遵医嘱使用钙剂、监测血钙水平等方式治疗。新生儿缺钙通常与母亲孕期钙摄入不足、早产、维生素D缺乏、喂养不当、疾病影响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保证母亲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毫克以上,可增加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应选择符合月龄的强化钙配方奶粉,按推荐量喂养。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特殊配方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2、补充维生素D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周起需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滴剂,早产儿可能需要加倍剂量。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常用剂型有维生素D3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补充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高钙血症。

3、适当晒太阳

在气温适宜时,可让新生儿在早晨或傍晚阳光较弱时段暴露手脚皮肤5-10分钟,每周2-3次。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和暴晒。冬季或雾霾天气可延长晒太阳时间或增加室内活动。

4、使用钙剂

严重缺钙或出现抽搐等症状时,需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颗粒等钙剂。静脉补钙仅用于危急情况,需住院在心电监护下缓慢输注。补钙期间需同时监测血磷、镁等电解质水平,维持矿物质平衡。

5、监测血钙水平

定期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25-羟维生素D水平,评估治疗效果。血钙低于2.1毫摩尔每升或离子钙低于1.1毫摩尔每升可确诊低钙血症。若伴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或肾脏疾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新生儿缺钙治疗期间,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补充剂用量及异常症状。避免过度包裹限制肢体活动,每日做被动操促进骨骼发育。若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稳、频繁惊跳或抽搐,应立即就医。母乳妈妈需保持均衡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确保追赶生长达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